上古时代,教育只是少数达官贵人的特权,老百姓不一定要受教育。

隋唐开了科举后,教育的目的就变成了为皇帝培养治国之才。

近代以后,西式学校传入中国,全民文化普及开始。

到了现在,活到老学到老。从幼儿园开始,一直到老年大学,真是一辈子都离不开教育。

一切从禀性开始

教育是人的问题,所以要把教育搞好,需要对人有深入的了解。你可能会说,人有什么好了解的,不都一样吗?

其实不然,虽然现在自然科学发展的那么好,但是对人依然有很多未知的问题。比如,人从哪里来?

所以,教育一个人,首先就要知道人的性情,特别是性,不是生理卫生的性哦,是禀性,也就是先天的那个部分。这个部分从哪来的?现代的医学可能告诉你,是遗传来的,我告诉你,不全对。我们中国古人有句土话,“一娘生九子,九子各不同”,同一个妈妈生九个十个兄弟姐妹,每个个性都不同,聪明与笨也不同,都是一对父母遗传的啊!所以说禀性完全是由基因遗传来的,也不完全对。佛法、佛学的科学讲的很清楚,禀赋是自己本身带来的种子,佛学名称把这个禀赋叫种性,他自己本身带来的种子。例如尧舜是圣人,也是帝王,但尧的儿子不行,舜的爸爸不好。优秀的父母生的儿女不一定好,很笨很差的父母生个儿女却非常了不起;现在解释说是基因问题,那基因怎么分类?怎么遗传来的?这是个大话题,有机会我们再慢慢讨论。

所以,人在娘胎里生命诞生的那一刻,先天的禀性就确定了,而父母的遗传、家庭、时代、社会、教育的影响都叫做后天,这些后天只是会影响到禀性的发展而已。你影响得好,并且当前的时代适合这个禀性的人,那么这个人的成就可能会高一些。反之,可能一生就会比较普通,甚至挫折比较多。

明白了这个道理,各位就要想明白两个事情,第一,望子成龙是不可取的,先天的禀性以及当下的时代就决定了他大部分的高度;第二,教育一定要根据他的禀性来,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因材施教。

教育的目的

我喜欢在讨论任何事情之前,先明确一下目的。在目的明确的前提下,任何事情的讨论和实施是最有效率的。

所以,在深入讨论教育之前,我们需要想一下,教育的目的是什么?

大家对于教育的理解不要太狭隘,教育存在于任何阶段,不仅仅是指学校的教育。活到老学到老嘛。

在我看来,目前的教育的目的就是:知识和技能的传授,甚至难听一点,传授也可以说是售卖,现在教育都商业化了,你给多少钱我就给你等值的知识。

任何东西商业化了,都可以做到量产,规模和效率都可以得到大大提升,同样教育也是。

文盲没有了,大学生毕业生逐年增加,看起来一切都挺好,但是我认为这样的教育有问题,我们把教育的目的搞错了。

你会发现,很多大企业的老板,对社会有影响的人,他们都不是名牌大学毕业的,这是什么原因?知识和技能会帮助你进入一个行业,但是你想在一个行业,一个领域做到顶级你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,沟通能力,思考能力,认知能力等等,你都需要,而这些是目前教育所缺失的。

中国最早的论述教育的文字来源于《礼记》,“发虑宪,求善良,足以謏闻,不足以动众。就贤体远,足以动众,不足以化民。君子如欲化民成俗,其必由学乎。”所以,教育的目的是:化民成俗。

什么是化民成俗?我们上次说了,每个人的禀性都是不一样的,不管人性是善还是恶,人在出生以后都需要教化。因为人是群居动物,人在一起形成家庭,社区,乃至国家,能让这些人结合在一起的这个东西就是民俗,或者叫文化。我们的教育就是要把这些文化传承下去。不过,文化传承是国家考虑的问题,对于我们个体来说,教育的目的就是:如何做人。每个人都做好他应该做的,那么整个国家就没有问题了。

你看,中国在过去几千年里的教育,娃娃都是从念经开始的,《三字经》、《千字文》,《幼学琼林》、《增广贤文》等等,这些书籍都是让孩子理解社会,理解自然,明白基本的礼仪,初步形成一定的价值观。这些都是做人的基础。只有基础打扎实了,未来才能够很快的接受知识技能,并且用好这些知识和技能。

而我们现在是没有这个打基础的过程的,上来就是填鸭式的灌输各种知识和技能,也不管孩子能不能接受,所以孩子往往特别反感。

反过来我们也可以回忆一下,在你人生路上,对你特别有影响的老师或者人,他们影响你的基本不会是知识和技能,他们影响你的是价值观,告诉了你如何做人,对不对?

人性是善还是恶?

好了,我们说了人的禀性是不同的,教育是做人的问题,那么有一个话题就避免不了,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?

《三字经》提到“人之初,性本善,性相近,习相远”,这十二个字我们都很熟悉,影响真的很深。

它说人生下来的时候,“性相近”,人性是近于善的,每个人都是好的人。所以孟子说,“恻隐之心,人皆有之”,人性是善良的,慈悲心本来都有,这是“性相近”。为什么人性会变坏?没有受到好的教育,“习相远”,习惯受了社会、家庭父母等种种的影响,因此离开善良的人性越来越远了,所以社会上坏的人多,善良的人少。我们自己的行为思想也是这样,坏的念头思想、情绪多了,善良清净这一面就少了。

可是同样是儒家的荀子,他提的意见不同。他是孔子徒孙辈的学生,跟孟子差不多同时,他认为人的天性是恶的、自私自我的。譬如一个婴儿,当他饿了要吃的时候,只管自己要吃,如果是双胞胎,两个同时饿了就会抢着吃。因为人性本来是恶的,所以要教育,教育是为了把恶的习性改正为善良,这是教育的目的。

有一个与孟子同时的学者告子又不同了。告子说人性天生非善非恶,善恶是人为加上识别,碰到事情有了是非分别起来的。他说人性像一条毛巾一样,你想折迭成什么形状就成什么样子,所以需要教育,塑造成个好的人格。

第四家墨子,跟儒道和诸子百家都不同,他认为人性生来如白净的丝绸一样,无所谓善恶,无所谓不善不恶,同告子的说法差不多,但略有不同,看社会教育给他染成哪个颜色,就变成那个颜色。

所以,中国人自古就在关注这个问题,因为这个问题决定了我们后天的教育方法。不知道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呢?

我的看法和告子类似,人性一定是有的,但是善恶是人为加上的,所以我们对善恶的理解受到了家庭、社会的影响。但是能影响到什么程度,这个和禀性有一定关系。相同的一句话或许对这个小孩有用,对另外一个小孩就没用。这就是禀性的作用。

所以,这就引申出另外一个问题,小孩该不该打?现在流行一句话叫做:正面管教。我觉得不全对,打是需要的,并且赏罚要结合,不能一直赏也不能一直罚。这是一个教育方式的问题,教育方式一定要根据小孩的禀性来做选择,不能一概而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