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经常会思考这样的问题:

  • 作为个人如何开展一下自己的副业?
  • 作为一个公司如何发掘一项新业务? 今天从一个角度来谈一下这个问题:冗余能力

什么是冗余能力?简单来说就是:我们应对某种事情的能力很强,除了日常处理外,还有很多冗余

举个栗子。

作为码农,我写代码的能力很强,完成日常工作很轻松,甚至每天还有很多空闲时间没有代码可写!

作为一个家庭成员,我做菜的能力很强,完成一日三餐很轻松,甚至每天还想多做几个菜,但是可惜吃不下!

……

大家明白了吧?所以,如果你发现你有这样的冗余能力,那么在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,你可以考虑变现它

你代码能力很强,可以考虑去接点私活,可以考虑去加入开源组织。

你的做菜能力很强,可以考虑去做美食播主。

你的写文章能力很强,可以考虑去做自媒体。

你的情商很高,可以考虑做情感主播。

所以,要如何挖掘你的副业,从审视自我的冗余能力开始

对于一个公司来说,道理也是一样的。

大家都熟悉的例子,亚马逊的云业务是怎么产生的?其实很简单,就是为了解决它核心业务当中的一个特别大的难题,那就是在类似于“黑色星期五”,也就是相当于我们中国的“双十一”这样的流量高峰期如何不宕机,而且要保持很好的客户体验。怎么办呢?那就要扩容,支持它运行的整个网络服务、软硬件,尤其是后台在云端的这些用来处理数据、存储数据的设备要足够地强大。

可是问题来了。对于阿里来说,“双十一”过去以后,它拥有的这样一种超出常态很多的产能就变成了冗余产能。那怎么办?就必须要找到一个途径,把这些冗余能力变现为收入。

亚马逊就鼓励一些中小企业来使用它的云服务。它本来是为了在自己的网络平台上运行自己公司的业务,这就是最初的云服务。而当一些企业用户觉得很好的时候,这个市场也就起来了,所以今天这个如此强大的业务,是从它既有的业务当中潜滋暗长出来的。

再举一个例子,就是美团。美团主要的业务就是送餐。对于美团来说,就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,中午或者下午的6、7点钟这个时间段,它的系统就会明显地感受到运行的压力,可能就会出现人手不够。只要业务量变大,用户的体验就会下降。

它为了优化这种客户体验,就必须要将它后台的支撑系统,包括它前台的这些骑手,打造得足够强大。但是,问题又来了,这些都是需要成本的。当高峰期过后,这些骑手们能干的事情就很少了,这就叫冗余能力。

对于美团来说,它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,将它的冗余产能变现为另外的业务。它只需要找到一个场景,它的客户不仅仅只是吃饭,还要干活。比如他们要取文件,他们吃到了一种水果很好吃,要送到朋友的家里去,等等。美团就可以把它既有的产能变现为另外的业务,比如说跑腿的业务。

所以,当我们看到一些大厂去扩展自己的业务边界的时候,与其说它们是有意识地去扩张,不如说是它们的业务如何去消化已经变得非常强大的冗余能力。这也可以叫做箭在弦上,不得不发

读到这里,不知道你发现你的冗余能力在哪了吗?